牙齒磨損怎麼救?補救治療需要注意這些事
牙齒磨損不只是外觀問題,嚴重時可能影響咬合與口腔健康。想要補救牙齒磨損問題之前,一定要先注意這些事情……
牙齒磨損怎麼救?補救治療需要注意這些事
王先生今年38歲,從事設計工作,平時壓力大且長期熬夜。近一年來,他發現前牙邊緣變得粗糙、變短,早上常有牙齒痠痛感。牙醫檢查後發現他有嚴重夜間磨牙問題,導致牙齒磨損明顯。經過評估後,醫師為他製作了夜間咬合板(護牙套)保護牙齒,同時針對過度磨耗的前牙使用樹脂補綴修復,重建外型與保護功能。
如果早上起床時牙齒常常痠痠的,甚至覺得牙齒變短、變敏感,還有點裂開的感覺,很可能是「牙齒磨損」導致。別以為這只是美觀問題,磨損嚴重可是會影響你咬東西、甚至整體口腔健康,需要及早處理、配合適當治療,並調整日常習慣來改善。
為什麼牙齒會磨損?哪些行為特別容易傷害牙齒?
常見的牙齒磨損機制如下:
(1)磨耗 Attrition
常見原因如夜間磨牙、白天咬緊牙關,讓牙尖變平、變短,甚至裂痕。若牙齒長期磨耗,琺瑯質會被磨平,露出內層象牙質,進而引起敏感、痠痛或外觀變化(牙齒看起來矮小鈍平)。常見原因包括:
a. 夜間磨牙(Bruxism):在無意識狀態下(如睡眠中)不斷摩擦上下排牙齒,導致牙尖磨平、變短,甚至牙齒邊緣崩裂。
b.日間咬緊牙關:工作壓力大或長期專注時(如開車、健身),無意識地咬緊牙齒,也會造成類似破壞。
(2)磨蝕 Abrasion
這是指外來物理力量(非牙齒本身)對牙齒造成摩擦損傷,長期下來,牙齒會出現「V字形缺損」或「牙頸部凹陷」,並可能導致敏感或牙髓問題。常見來源包括:
a. 刷牙太大力:橫刷方式+過度施力,容易刮傷牙齒表面,特別是牙齒與牙齦交界處。
b. 硬毛牙刷或高研磨牙膏:像碳粉美白牙膏、磨砂型產品會加速磨蝕。
c. 拿牙齒當工具:例如咬斷膠帶、開瓶蓋、撕塑膠袋,會讓牙齒受力不均,產生缺角或裂痕。
(3)酸蝕 Erosion
是一種化學性磨損,琺瑯質在酸性環境下軟化甚至脫鈣,造成結構脆弱,嚴重時會出現敏感、邊緣脆裂或牙本質外露。常見原因包括:
a. 飲食習慣:常喝含酸飲料(如可樂、運動飲料、果醋、檸檬水、氣泡水+檸檬)且小口慢喝、不漱口,酸性長時間停留在口腔中。
b. 內源性酸蝕:如胃食道逆流、常嘔吐(暴食症),胃酸反覆逆流侵蝕口腔後牙內側,特別容易在無症狀時被忽略。
c. 口腔乾燥:唾液少時,緩衝酸的能力變差,加速酸蝕發生。
(4)楔形缺損 Abfraction
楔形缺損(Abfraction)是一種非直接接觸所造成的牙齒結構破壞,和刷牙或酸蝕不同,它的破壞來自於長期不當咬力所引發的「力學性疲勞」,主要出現在牙齦與牙齒交界處,也就是「牙頸部」。常見原因包括:
a. 咬合不正/牙齒排列不佳:若上下牙齒接觸點不平均,某些牙齒會受到額外咬力,長期下來導致局部疲勞。
b. 補牙或假牙沒調整好(高點咬合):補綴物太高,會讓該顆牙齒獨自承受過多咬合力,加速破壞。
c. 缺牙未補,導致咬力重新分配:缺少鄰牙時,原本均分的咬合力會集中到鄰近牙齒上,讓它們超出負荷,進而受損。
d. 長期偏側咀嚼(只用一邊咬):若習慣只用一側咀嚼,那一側牙齒的負擔會更大,長期下來會更容易出現缺損。
牙齒磨損不治療可以嗎
臨床上完全不建議忽視牙齒磨損,若長期未治療可能造成以下問題:
(1)牙齒越磨越短
會影響外觀,讓笑容不好看,甚至臉型改變(下巴變短、老化感加劇)。
(2)咬合改變、影響咬東西
磨損會讓牙齒高度變低,導致上下牙咬合錯位,進一步造成顳顎關節不適或肌肉疲勞。
(3)敏感、痠痛增加
琺瑯質變薄後,象牙質暴露,對冷熱酸甜特別敏感,日常進食受影響。
(4)牙根或牙髓問題
嚴重磨損可能導致牙根裂開,或牙髓發炎,需進行根管治療甚至拔牙。
牙齒磨損的補救治療有哪些選擇?
根據牙齒的磨損嚴重程度,補救方式會有所不同:
(1)調整生活習慣(所有階段都適用)
當牙齒出現輕度磨損,或還沒有明顯不適症狀時,可以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,幫助預防進一步惡化。例如:晚上睡覺時配戴咬合板,能有效減少夜間磨牙對牙齒造成的損傷;刷牙時改用軟毛牙刷,避免橫向刷法,可減少對牙齦與牙頸部的摩擦;平時也要減少攝取酸性食物與飲料,像是可樂、檸檬水、果醋等,以降低琺瑯質軟化的機會。
同時,學習放鬆、管理壓力,避免日間咬緊牙關,也是保護牙齒的重要關鍵。這些調整特別適合輕度磨損者作為日常保養,能有效延緩病情惡化。
(2)小範圍修補
當牙齒因磨損出現局部缺角或對冷熱特別敏感時,可透過樹脂填補來進行修復。常見的材料包括複合樹脂與玻璃離子水泥,不僅能重建牙齒原有的外型,也有助於覆蓋暴露的象牙質、減輕敏感不適。
這類補牙處理能有效保護牙本質,減少進一步磨損,是中度磨損時常見且實用的治療方式。
(3)大範圍重建
如果牙齒因嚴重磨損導致、咬合高度改變或結構不穩定時,單純補牙已難以支撐日常使用力道,此時可考慮使用全瓷冠、嵌體或覆蓋型補綴進行修復。
這類治療能有效恢復牙齒原本的高度與強度,不僅改善咬合功能,也能重建自然美觀的外型,同時降低牙齒進一步破裂的風險,適合需要整體重建的中重度患者。
(4)咬合與整體功能評估
如果牙齒磨損是因為咬合不正或牙齒排列不良所造成,單靠補牙可能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。這時可以透過咬合調整或牙齒矯正,來重新分配咬力、恢復正常的受力狀態。必要時,還可搭配正畸與補綴治療同步進行,同時改善外觀與功能。
這類治療方式特別適合咬力分布不均、長期只用單側咀嚼的人,有助於從源頭減少牙齒的過度磨損。
牙齒磨損的補救治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?
牙齒磨損的補救治療,不只是「把缺口補起來」那麼簡單,還需要從病因判斷、治療方式選擇到日常習慣調整,才能真正防止問題惡化或補牙反覆脫落。以下是幾個在治療牙齒磨損時必須注意的重要事項:
(1)找出真正的磨損原因
不是每個磨損都來自刷牙用力,常見原因包括夜間磨牙、咬合不正、酸蝕或偏側咀嚼。若只補牙而沒處理根本原因,問題很快會再出現;治療前應請牙醫詳細評估咬合、生活習慣與病史。
(2)選擇合適的修復材料與方式
針對牙齒磨損的不同程度,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。輕度磨損時,可使用複合樹脂或玻璃離子進行簡單的補綴,快速修復缺損區域;但若是嚴重磨損,就需要更穩固的重建方式,例如嵌體或全瓷冠,才能恢復牙齒的咬合高度與結構強度。
重點是,千萬別用輕度處理方式硬撐嚴重情況,否則不僅補綴物容易脫落,還可能讓牙齒受損更嚴重。選對方式,才能讓治療更穩定、持久。
(3)咬合高度與牙弓關係要重新評估
若牙齒已經磨短,整體咬合高度可能改變,需考慮是否要調整整排牙齒的高度與咬合位置,否則會造成新的咬合干擾。若有多顆牙磨損者,則應考慮整體性重建治療計畫。
(4)日常習慣要同步調整
即使完成了牙齒磨損的修復治療,如果日常習慣沒有改變,問題還是可能再次發生。像是持續磨牙、咬筆、喝酸性飲料,都會讓剛補好的牙齒很快再次受損,甚至導致補綴物脫落、失效。
為了讓治療效果更持久,建議平時睡覺時配戴咬合板保護牙齒,改用正確的刷牙方式避免過度磨損牙頸部,並避免長時間咬緊牙關或只用單側咀嚼,同時也要減少攝取高酸性的食物與飲料,幫助牙齒維持更穩定的狀態。
牙齒磨損雖然初期看起來無關健康,長期下來卻可能對咬合、外觀甚至整體口腔健康造成長遠影響。越早發現、越早處理,就越能用簡單、保守的方式修復,避免走到需要大範圍重建的地步。如果你已經感覺到牙齒變短、敏感,或看到明顯缺角,不妨讓專業牙醫幫你完整評估,擬定適合的治療計畫。